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市场观察>文章页
杨再平:银行敢立“生前遗嘱”
字号:

时间: 2014-02-24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
最近,我走到哪一个电梯里都能看到人人贷的广告。作为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专职副会长,我不得不思考:银行业真的会被众多“不速之客”或“抢食者”取代吗?我深思熟虑后的结论是:“未必”。

文|杨再平,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最近,我走到哪一个电梯里都能看到人人贷的广告。作为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专职副会长,我不得不思考:银行业真的会被众多“不速之客”或“抢食者”取代吗?我深思熟虑后的结论是:“未必”。

因为人人贷模式或者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其发展有一个“信用瓶颈”,即多数人群是风险厌恶型的,因此多数人群更愿意选择银行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怎样炼成的呢?首先是对存款人或类存款人高度负责,让他们安心当甩手掌柜。这一责任缺失严重者就将破产。bankruptcy(破产)一词就出自早期银行。银行一词来自意大利文banco(长板凳),那时的银行家都搬个长板凳到码头为来往商人做货币兑换及存贷服务,但若对存款人严重失责,其长板凳就会被砸。bankruptcy就是长板凳被砸,当事人就失去做银行的资格。

其次是审慎经营其吸收到的资金。正如美国学者马丁·梅耶在其《大银行家》一书中所描述的:如果说冒险是商业的生命,谨慎甚至胆小则是银行的生命。芝加哥北方信托公司老板Solomon Smith每个工作日不论天气如何,都带着一把雨伞上班。森林湖地区的妇女看见他在一个大气晴天依然带着一把雨伞向火车站走去,于是就说:“看啊,他的那家银行的经营一定十分稳健。”

其三是管控风险的主观能力。银行信用的基本属性在于存款人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银行几乎承担全部风险,因此银行必须善于管控风险。银行家的核心职业技能就在于管控风险。

其四是要有抵御、吸收和处置风险的客观能力。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银行业监管又要求银行订立“生前遗嘱”,即银行要拟定计划,说明万一在最严重的危机时刻无力偿债,他们将怎样处理,是分拆、清算还是出售业务。根据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资产超过2500亿美元的总计100多家金融机构均需提交“生前遗嘱”。我国招商银行刚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高级管理层成员批准及签署“生前遗嘱”的议案》,开了国内银行业“生前遗嘱”之先河。

而在我国可预见的未来,坚守银行信用并不容易。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决定性作用强化,银行信用背后国家信用必将弱化淡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竞争加剧,一方面对存款人的信用承诺提高,另一方面对优质贷款人的利率降低,对高风险贷款客户高利率有可能引致逆向选择风险即高利率资金用于高风险项目,诸多复杂因素或多或少将弱化银行履行“银行信用”的能力。

随着金融业混业或综合经营的发展,交叉产品日益增多,银行信用与非银行信用混淆,很可能造成银行信用扩大化,当风险暴露显现时,要求银行按银行信用兑现的压力可能让银行不堪承受。

随着资本市场及其它直接融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款分流或搬家增加,确实会压缩银行信用的生存空间。

但只要我们珍惜银行信用的价值,同时也采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精神,做真并坚守银行信用,最大限度满足风险厌恶者人群的信用需求。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