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市场观察>文章页
林毅夫:怎样解决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
字号:

时间: 2013-08-12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
在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环境不断恶化,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这一切问题,就是关于中国是否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在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环境不断恶化,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这一切问题,就是关于中国是否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深化改革使双轨制向市场单轨过渡。双轨制的实施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现在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是可以盈利的。因此,没有继续保护补贴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把双轨制遗留下来的扭曲“扳正”。其他比如提高资源税费水平。原来的资源基本是白给的,现在应该将资源的费率提高到国际的合理水平,让山西煤老板的故事不再发生。放开民营企业向电信、交通等垄断性行业的准入和竞争。

 

林毅夫

以下是林毅夫的精彩分析: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政府,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政府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一、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中国自1979年的改革开放至今32年发展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32年间年均经济增长9.9%,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及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1/3,而到2011年止,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2012年预计将超过6000美元。这段时间的对外贸易增长是史无前例的,每年平均增长17%,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确实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已经超过基尼系数的0.45(一般来讲0.45是一个国家安全的警戒线)。其次,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第三,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第四,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从2011年年初至今,每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断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7.9%,跌破了8%。很多人担心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到中低速增长的时期。过去的经济发展的快速势头不能持续。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话,社会上存在的经济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低收入国家不能摆脱低收入陷阱。但是中国做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收入变成现在的中等收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国家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最明显的是拉丁美洲国家。如图1所示,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初时有不少高收入国家,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在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上,大约只占美国的20~30%。通过分析1950-2008年的最新数据,还可以看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28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与美国的差距缩小了10个百分点或者更多。这28个经济体中绝大多数是欧洲国家,如果再剔除石油和钻石生产国,只剩下12个经济体,这意味着,从二战到现在,世界上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上陷入了低收入陷阱或者中等收入陷阱,真正打破这个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是非常少的。

当然,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的命运。如图2所示,欧洲的爱尔兰、西班牙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已从中等收入国家变成高收入国家。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还可以继续发展,达到高收入的水平。

二、新结构经济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视角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怎样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笔者认为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研讨必须同时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为何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改革前发展不成功,而仅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功;二是为何绝大多数转型中国家失败,而中国改革后发展快速,但也出现一系列类似问题。只有能同时解释上述谜题,才能指明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以保持持续发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

(一)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和新结构经济学

要讨论一个国家是否能持续发展,必须要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内容。新结构经济学恰恰是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与原因的研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在全世界来说,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新现象。如图3所示,工业革命以前,即使像欧洲这些现代发达国家,他们长期的经济增长也是非常缓慢的。根据经济史学家的研究,西欧国家在工业革命以前,每年的平均人均收入增长只有0.05%,需要1400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而从18世纪中叶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产业的不断升级。在原有产业上的基础创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同时,产业的升级代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从附加价值比较低的产业部门向农业部门、制造业部门、现代服务业部门转移。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技术、产业、软硬基础设置结构的不断变革以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交易费用。这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可以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拉开收入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不能进入现代的经济增长,就陷入到低收入水平的陷阱。或者是达到中等收入以后,不能持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升级,不能进入新的产业结构,这是他们经济发展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中等和低收入陷阱是由于不能有持续的结构变迁而造成的。

(二)成功的追赶经济体的共同特征

前文提及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的。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发展是成功的。据研究,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总共有13个经济体,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7%或者更高,而且持续了25年或更长的时间。

根据世界银行增长委员会的研究,这13个经济发展成功的追赶经济体有五个共同的特征:第一,都是开放经济,并利用世界上已有的知识来进行产业和技术创新,即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时利用了世界上已有的知识来进行创新;第二,都维持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三,这些经济体都是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第四,均是市场经济体,坚持以市场体系来配置资源;第五,都有一个高效、积极的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关于这五点,世界银行增长委员会的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成功经济发展的要素”。但他认为要取得的成功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秘方。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