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企业主>文章页
创造奇迹的创业型小公司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2-08-14 来源:商界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创业
无数创业型的小公司保持着极强的战斗力,创造出令人始料不及的“小奇迹”。当一个资源紧缺的小公司老板牢牢抓住仅有的几根稻草,往往比兵强马壮的大公司职业经理人更能体现出创业者精神。更小,往往意味着更专业、更迅速、更精确、更细致、更耐心……以及,更容易照进现实的梦想。

A-one从接受订单,到工厂开始作业,中间间隔不到5分钟,而且中间过程不是依赖于IT系统和网络,仅仅依靠手写的传真。因为人员少,品类少,所以生产过程不必经过大企业必须的生产排期、物料管理、交货期管理等诸多流程(这些都被梅原称为“制造业多余的管理”)。几个人打个电话,或者拿着传真跑一圈,几分钟内就开始生产。为了缩短交货周期,A-one甚至省略了质检的步骤。按照梅原的理论——只要认真经过每道工序,产出的就只会是高质量的产品。

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一家微型制造商,A-one竟然在有限的资源制约下,同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这一战略不仅使得从订单到制造到发货这一系列流程都是自己在做,没有中间环节,提高了发货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还摆脱了被销售端控制价格的困境。梅原在说明公司高收益构成的时候,总会说明20%利润来自制造,15%来自销售部,所以才会有超过35%的毛利率。

在A-one,员工不仅是终身雇佣、不需要打卡,可以分享公司盈利,梅原更是提出了一些离经叛道的说法。例如,在A-one他倾向于招收外行员工,因为“便于培养”,目前A-one每天操着英语对海外销售的主管,最开始都是附近的家庭主妇。

A-one没有组织和头衔,因为“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能力水平,所以没有必要硬是赋予什么头衔之类不自由的东西”。这使得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梅原和证券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证券公司看来,没有组织就不能明确责任,但在梅原来看,所谓明确责任本身才是奇怪的。责任没有必要让人来负,工作上的责任由公司来承担就行了,否则,以后就没有人去挑战困难的事情,公司就会失去活力。

麻雀的骨架——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经验谈

麻雀虽小也需五脏俱全。小公司的管理并不同于大企业,可以说大企业的管理改善是在架构体系中寻找优化,小公司则是补筛子,因为方方面面都需要简单易行、透明可信的管理手段。大企业管理靠机制,小公司管理靠艺术,让我们看看来自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经验——

1.小公司如何留住骨干

这些年物价上涨,费用上涨,公司利润却未涨多少。每个员工都希望工资大幅增加,但估计90%以上小公司无法做到这点。既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就只满足公司20%的骨干。

首先发展骨干员工入股:我将公司股份买一送一,半价销售给骨干员工,五年内退股只退还本金,五年以上退股我三倍赎回。每年拿出利润的60%分红。反正有钱大家赚,但股东一旦做了对不起公司的事,加倍惩罚,从股金中扣除。这招还真好使,在近五年里没有一个股东离职,而且公司重点岗位都有股东,省了我不少精力。

为什么不白送骨干员工股份?其实我并不是在乎钱,主要是白给的东西别人不珍惜,而且入股的钱又可作为押金,以防股东做出格的事。

2.有的钱不能省

刚创业时也就一两个人,自己销售,进货,维修,跑银行。当时没有注册资金,借朋友的营业执照。自己到外面学习了几个月会计,就开始瞎做报表。后来我找了个会计公司,每月300元钱,以后再也不用自己跑税务局了。

一直到公司十几个人,我仍然让会计公司做账,公司只有一个出纳,没有专职会计和库管。随后的几年业务开展得不错,没少挣钱,可年底公司账上资金却没增长多少。后来我发现公司只要一过十个人,老板一人根本看不过来,整个公司就像个筛子一样,到处都是洞,能剩下钱才怪。只有制度健全,让人无懈可击,才能管好公司。以后再办公司,只要有4个人,一定是一个老板,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库管,打死再不省那点钱了。

3.公司里的亲戚

公司做到一定规模时,外地一个长辈打来电话,说她儿子(也就是我表弟),在当地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小公司当业务员,收入不是很高,希望来北京发展。

表弟人很机灵,而且在部门里业务完成得很好。转眼一年过去,表弟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如鱼得水。这时,表弟找到我,说他在老家有几个同学,聪明又可靠,希望带过来一起发展。我想这是好事啊,来吧,照单全收。麻烦开始了。

表弟和他的几个朋友吃住都在一起,相互之间只说家乡话,公司里除了我谁也听不懂。他们虽在不同部门,但被部门主管察觉他们相互勾结挣黑钱。我和表弟谈了一回,他拍胸脯表示绝不再犯类似错误。可没过一个月,又有部门主管向我反映此事,他们甚至鼓励其他人一起干。我真的很为难,但长痛不如短痛,一咬牙,将表弟和他的小团伙陆续礼送出境,公司业务为此震荡了半年。亲戚朋友能不用还是尽量不用吧,否则可能最后连亲戚朋友也没得做了。

4.当老板和开车

去年回老家,坐一个亲戚开的车。亲戚刚拿驾照没多久,属于实习司机。马路又宽又直,司机的手却在不停地动,左一下右一下,我坐在副驾座上,心里很紧张。回想十年前自己刚拿驾照时,信心很足,根本不理解坐车的人怎么会有这种感觉,现在方才明白。

总结自己开公司,也经常犯类似的错。政策朝令夕改,看见别的公司有什么新章程,常常一拍脑门拿来就用,过段时间发现效果不好又推倒重来,弄得公司员工无所适从。原有的提成奖励方法有的已经很好,经过实践检验较为合理,员工也认可,偏偏听完什么专家讲座或看完某本管理书后,不经过深思熟虑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就照搬照抄,结果会计抱怨不好操作,员工抱怨政策不合理,一通折腾后又改回原样。

办公司和开车很像,不必时刻调整方向盘,否则司机累,乘客累,车还易出危险。只要公司运营在可控范围内不犯大错,政策就应稳定执行,保持连贯性,让员工心里有底。不然公司总在调整,员工缺乏稳定感,不跑光才怪呢。

逆向生长

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全美“100家发展最快的小公司”中,在过去三年里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8.7%,利润增长61%。而列入标准普尔工业综合指数的500家大公司,其销售额和利润却分别是10.3%和-23.8%。小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平均达到了15.4%,而后者却只有6.9%。

如此骄人的业绩,让大公司们很没面子。事实上,当小公司们希望自己变大时,大公司们却想要变得更加具有活力。

大公司病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曾这样表达自己的焦虑:“能不能保持像小公司一样地灵活,而不是公司越大越官僚,内部的决策很慢,对用户新的需求反应很慢,这是我每天担心的。”许多大公司不是担心自己不够大,而是担心自己变得太大。远大空调创始人张跃则认为,简单追求规模和效率是愚蠢的。

而另一位地产大佬潘石屹,一开始也想将企业做大。1992年刚开始做房地产的时候,他很欣赏美国模式。看到麦当劳卖汉堡包、可口可乐卖饮料都能做进世界500强,潘石屹也希望按照美国的这种发展模式做一家大公司。但1995年的巴林银行倒闭让他意识到,公司大有大的好处,但大也有大的风险。一家有几百年历史的银行,顷刻之间就被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搞垮了。

此后,潘石屹开始反思这种大公司模式。十余年来,他亲眼目睹了中国建筑界的好大喜功,宽马路、大广场、亚洲最高楼……对于快速扩张的企业,他说自己真正想做的是“小公司”。我们的年营业额是40亿元,但我时时处处把SOHO中国看做是一个小公司,最关键是要有小公司意识。如果天天想着你是一个大公司,内部低效率就把公司创造力削弱了。

很多大企业如今都出现了严重的“大公司病”:中高层整天沉溺于会议之中;每个部门都筑起自己的部门墙,内耗严重;管理的层级太多高层不了解一线的情况,却又缺乏授权,只能是打乱仗。

大企业的“小公司化”重生

对于大公司病,马云苦心冥想出的破解之道是分拆。“淘宝成长得太快了,而且会越来越快。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没运营过这么大的公司。我们把淘宝拆分成四个部分,变成更小一些的公司,可以给其他竞争者以机会。如果十年后,我们还是非常大,我还会再拆成三个部分。我要确保我们把大公司运作得像小公司一样。”

5月18日,腾讯也正式宣布了重大内部结构调整,将原有的业务系统制改为事业群制,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专注于电商业务。调整之后,腾讯将重点布局为社交、游戏、网媒、无线、电商、搜索等六大业务。

与此同时,马化腾向公司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内部邮件,表示公司从2000多人的基础上经过七年时间,规模增大七倍之后,很容易会滋生出一些大企业病。因此他希望通过此次调整从“大”变“小”,重塑小公司的创业特质,激发激情、快速响应,引领技术和体验的创新。

从“恐龙土壤”到“创业土壤”

在企业运作层面,如果说过去大公司还可以凭借自己庞大的身躯压死竞争对手的话,如今借助互联网和IT等新型的管理工具,小公司已经把自己置于与大公司完全不同的竞争环境之中,使得大公司有些无从发力。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也使得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快。如果说原来亚马逊丛林里的蝴蝶扇起翅膀,需要几天后才能在太平洋掀起风暴,现在则只需要几秒钟。仍然按照大公司层层汇报的管理模式,也许好机会就已经丢失了。

小公司以其快速响应、对客户需求的准确理解、本地化服务以及创业的激情,不断地发生、生长和发展。为了适应更快的创新速度,大公司也必须做小:要么分拆成好几家小公司,各自专注于自己的业务,以保持灵活性;要么压缩公司内部的层级,加快信息的流转。

商业法则之一好比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恐龙很大,死亡了;蚂蚁虽小,却生生不息。随着商业土壤的改变,“恐龙时代”终会被“生物多样性”所取代。

链接

参观两间“小”公司——全世界最火爆小公司是如何工作的

2010年到Facebook和Twitter总部的时候,两者不约而同的表示,自己属于小公司,因此有很多的事情还不属于力所能及的范围。Facebook有一千名员工,要照顾全球4亿个活跃用户,每天都有1.2亿个用户同时在线上。Twitter没有公开最新的用户数据,但表示,自己只有160个员工,目前专注的问题在于维护好这个平台。

看办公的地方,确实也算不上大公司,Facebook在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栋平房里面,Twitter则在旧金山市区的一栋商业大厦里面。

因为小,很多想做的事情还做不到。比如Facebook,尽管知道自己在一些国家因为种种原因被封锁,但是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和这些国家进行对话,也因为这样,他们更加关注那些可以提供服务的地方。这家诞生在哈佛的公司,一开始只不过提供给学生注册,进行网上的交流。2007年的时候,Facebook搬到了加州,刚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大道上的一栋很小的办公楼一面租了一层,并且开始开放给社会注册使用。之后,搬到了现在的地址,也开始有了广告收入,公司才开始步入正轨。

相比Facebook,Twitter这家公司更加小,当然也更加年轻一些。这从公司的管理就可以感受到,要进入Facebook办公区,要贴上标签,要签署一份隐私声明,保证自己如果看到了办公室电脑里面的内容,不会对外泄漏。进入办公区之后,上洗手间都要有人陪伴,防止乱窜。回答记者问题,也只是派出公关总监和政策总监,不像Twitter,很随便的就让大家进了办公区,然后公司的创办人和法律顾问等一起出来和大家交谈。

因为小的缘故,Twitter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足够的人手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中文页面,以及中文搜索服务。和Facebook相比,前者已经有了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而对于Twitter来说,还没有想好怎样赚钱,因此在投入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地进行权衡。还好Twitter的人显得对这份工作相当有热情,玩的心态远远大于去思考如何赚钱。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