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文章页
七年 • 七步 • 再联想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2-01-12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字:协议并购
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并购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并购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七年来,它在和IBM这头“大象”的联姻中快速演进与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它走的关键七步无疑值得更多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借鉴。

  一、搭建国际化团队

  在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完成之前,柳传志和杨元庆已经开始着手排兵布阵建班子。收购完成之后,杨元庆代表中国大股东出任董事长,史蒂夫·沃德出任CEO。

  在新联想的13位集团管理层中,来自IBM的人士占了6席,包括CEO等重要职位均由原IBM人士担任。这个架构明显有助于并购初期的稳定。

  二、稳定大于一切

  为了减少员工流失,联想在合并初期不惜牺牲降低成本的速度,在人员组织、业务流程、销售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IBM和原联想业务两条线同时展开,“两条腿走路,只是合署办公”。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6年7月。最后的结果也令联想十分满意:原IBM员工流失率控制在2%以内。

  三、本土人才国际化成长

  从2005年年初开始,联想人力资源部门开始招聘国际化人才。但与外部招聘相比,联想更注重内部培养。

  为了培养像陈旭东、乔健这样的国际化人才,联想出台了系列政策,从多方面鼓励各个部门储备、培养国际化人才。联想还提出具体指标,保证人才的供给。

  四、打造联想新文化

  并购之后,由于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完全迥异的处事方式给中外双方形成了彼此的沟通错位。老外觉得中国员工缺乏激情,不敢担责,甚至不友好;而中方则认为他们的新同事过于张扬,好大喜功,光说不练。

  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杨元庆提出“坦诚、尊重、妥协”的六字方针,加速双方的“化学反应”。并提出要“打造‘赢’文化”。自此,成就客户、精准求实、诚信负责、创业创新,成为新联想的核心价值观。

  五、扳动扣机的人

  2005年12月21日,来自戴尔的威廉·阿梅里奥接替史蒂夫·沃德出任CEO。上任之后,阿梅里奥开始“扣动扳机”——他连续两个财年都按全球员工5%的比例进行裁员。联想通过裁员强调两个要素:让公司更有效率,让不同的文化和谐共处。裁员的另一大作用是降低成本。阿梅里奥还对联想供应链进行了全面整合。联想的一系列改革初见成效,并直接促成了联想2006财年利润猛升。

  六、复制成功经验

  阿梅里奥上任初期的主要策略是做减法。但从长期来看,联想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做加法。

  联想在国内擅长的是“双模式”,即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交易型模式和对大客户的关系型模式双管齐下。如今,杨元庆希望能将“双模式”复制到全球市场。

  在杨元庆的主导与推动下,交易型模式逐渐覆盖到法国、中东、非洲甚至北美市场。2008年经济危机,依靠关系型客户存活的PC厂商处境艰难。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交易型模式的价值。

  七、“全球创新三角”

  2005年5月,联想集团开始将IBM的PC部门在美国罗利的研发中心、日本大和实验室与联想在北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全球创新三角”。

  通过ThinkPadX300等项目,三地逐渐在项目合作中实现了融合。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联想的动力源泉,而“全球创新三角”正是创新的保障。

  本文来源商业评论网原创文章(www.ebusinessreview.cn).商业评论网内容由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旗下的HarvardBusinessReview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出版。本文首发地址(原文链接):http://www.ebusinessreview.cn/articledetail-112140.html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