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飞利浦新科CEO万豪敦:分封飞利浦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1-07-19 来源:《经理人》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关键字:
同样是灰蓝的眸子,与他的前任柯慈雷相比,万豪敦的眼睛里柔和的光芒让人更加放松—这是他上任后某位同事的评价。

  同样是灰蓝的眸子,与他的前任柯慈雷相比,万豪敦的眼睛里柔和的光芒让人更加放松—这是他上任后某位同事的评价。

  也许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觉。

  这位飞利浦新科CEO的职业生涯曾遭遇意想不到的曲折,2006年伴随他领导的半导体业务被剥离,临危受命担任恩智浦CEO,而后成立了咨询顾问公司,受聘于ING。

  5年后,黑马王子回归飞利浦核心。

  对于这位继任者,柯慈雷如此背书:“万豪敦曾是我的团队中的要员之一,在为公司制定方向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一直为他随着半导体业务的分拆而离开公司感到遗憾。”

  你能听出一脉相承的意思。万豪敦并不否认,柯慈雷时代完成了本土市场战略方向的规划,在他的时代,应该把这些战略执行得更为完美。

  但,你真的相信,他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循规蹈矩的战略执行者么?

  无论是人生还是职业生涯,磨难都会使人懂得选择正确的路。离开的5年经验,不仅让他拥有迅捷的执行力经验,他坦言,更让自己站在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对飞利浦进行反思。他正试图在这家年满120岁的欧洲企业身上重塑一种活力四射的宗教:创业家精神、主人翁、担当的勇气⋯⋯…

  他很快就迎来了考验自己的时刻。飞利浦财报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了31%,面对巨大的业绩挑战,刚上任的万豪敦快刀斩乱麻,迅速决定与冠捷合资运营电视业务。

  如果你在履历表上找不到他铁腕的理由,那么万豪敦会主动告诉你:他曾是海军的一员。

  分封诸侯

  《经理人》:飞利浦把一些事业部的总部从荷兰迁到了中国,有没有遇到压力?是否为这种新的决策模式设定一些基本的条件或硬性标准?

  万豪敦:在搬迁业务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遭到极大的反对,因为大家都习惯于熟悉的已知环境,对于那些未知的事情,大家一般都是不愿意做的,很自然会抗拒。

  以家居护理业务全球总部移师中国为例,也面临很多困难。该部门业务做得很成功,但是它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西方市场的高端市场中。我们内部认识到,未来的机会将会是来自于中国、印度、越南这样高增长的市场。所以我们认为与其死守着现在西方成熟市场,还不如冒一些风险,到一些值得去拓展的新市场,否则的话,我们可能陷入不进则退的境地。虽然现阶段光是从经济效益方面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也许一般的企业是不会把这些总部移到中国,但是我们是为未来做打算。

  所以如果你让我说硬性标准的话,我觉得不二法则就是,一定要看市场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经理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飞利浦提出了在中国打造另一个“本土市场”的概念,你对此如何定义?

  万豪敦: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于飞利浦来说,这一点体现在我们过去是把一些产品出口到中国,后来我们到中国进行制造,但是我们以往没有实现连产品的设计、开发都是为中国,针对中国,并且在中国进行。

  我认为当我们开始把中国视为一个本土市场的时候,就是意味着我们的一些产品,会围绕着中国的特殊需求而进行设计以及研发。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把我们整个的价值链,都移到中国,而且在整个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主要用的都应该是本地人才。所以如果能够实现这三位一体的话,我认为这就是把中国作为我们的本土市场。

  《经理人》:怎样重新诠释全球总部的角色?

  万豪敦:我觉得总部功能的转换就是必须要允许、支持下面的管理,将管理权下放,必须要能够更放得开。

  《经理人》:飞利浦很多的研发中心开始转移到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总部的研发中心和地区的研发中心各自承担什么责任?

  万豪敦:在关于研发的工作任务分配方面,或者是分工方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前期的规划,大家明确了使命、目标,以及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各个研发中心之间就不该是相互竞争,而是相互合作的。

  《经理人》:总部层面的管理架构如何调整,来适应本土化的决策模式?

  万豪敦:从总部的角度来说,要改变这种心态,不是只是一味地控制,而是要提供给市场团队更多的空间。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