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财经要闻>文章页
银行违规揽储为何屡禁不止
字号:

类别: 金融服务业 时间: 2010-08-09 来源:《新财经》

关键字:银行类

去年的“放贷潮”导致各大行今年信贷吃紧,而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是收紧了货币流动性,进而引发银行间存贷比接近甚至超过75%的监管红线。因此,储蓄存款如今成了各大银行的香饽饽

这位人士进一步解释,严格控制贷存比指标上限,意味着银行面临更大的吸储压力。如果不能吸纳充足的存款,要想达标,就只能收紧信贷规模。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赚取存贷利差,货款规模减小,将带来总体收益的减小,通俗地说,银行业可能变穷。这是银行铤而走险的真正原因。

金融学者:“吃利差”,已然“捉襟见肘”

南开大学金融学博士张建则调侃道,幸好贷存比指标考核的是时点数,这样,各个银行东拼西凑,在考核日当天进行资本大挪移,还能勉强实现达标。如果要求按照日均存款余额来计算,银行可能就真的无计可施了。他指出,大肆揽储颇有一些“饮鸩止渴”的味道,因为存款的大量增加,意味着银行经营成本的上升,如果不能有效运用这部分负债,可能导致收益率下降,甚至形成负收益。

张建博士认为,以指标“合规”为借口的揽储“违规”,本质问题出在单一盈利模式上。目前,我国内资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款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存贷利差收入在银行总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九成左右。单一盈利模式,带来的是贪大、求大和强调规模。一方面,在产能过剩或风险较高的行业依然盲目放贷,增加了不良资产的发生率;另一方面,监管达标的要求,使中小银行面临很大的吸储压力。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今年初的光华新年论坛上也坦承,现在中国银行业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 “利差收入高,管理粗放,成本高”,未来银行业面临盈利模式转换的新考验。

对此,中国金融40人论坛顾问胡怀邦给出了解决之路。他强调,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突出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加大对中间业务开发的投入,开发适合我国开展的创新中间业务,拓展较强增值空间的核心业务,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和考核力度,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以较少的资本占用促进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老百姓:一辈子的辛苦钱,应该怎么存

在一家银行营业网点外,记者遇到了前来咨询理财产品的市民张女士。

“我刚办完退休手续,三十几年的公积金、保险都到账上了,一共有几万。股票不敢买,基金跟着股市跌,存钱利息赶不上通胀,所以我来银行问问,一辈子的辛苦钱,应该怎么存。”

通货膨胀,这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金融词汇。可现如今,已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张女士的困惑,也反映出了人们在投资理财方面的普遍困惑,也使记者意识到,揽储那点事儿,不仅让银行“一声叹息”,更与广大普通百姓“息息相关”。老百姓的钱得来不易,对资金的保值、增值是最朴实的要求,银行岂能置身度外?

金融稳定,关乎民生。监管层的调控,学者的思考,舆论的关注,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对银行业来说,如何尽快转变单一经营模式,加快拓展中间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与经济同发展,与百姓共收益,才是实现长期稳定经营的不二法门。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