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个人财富>文章页
刘植荣:个税高门槛对普通人不利
字号:

类别: 国民经济 时间: 2010-03-24 来源:新华网综合

关键字:税收

调高个税起征点后,我们就可以不缴个税了,也等于省了一笔钱。那么,我们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北京晨报消息,2010年,对于独立学者刘植荣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一年前,当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世界工资对比”上时,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那里面竟还隐藏着如此多的、人们没看到的东西。随着在网上不断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刘植荣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被多家权威机构引用。

几乎是一夜之间,刘植荣成了“网络名人”,与他姓名相关网页已达3万多页。在一片赞誉声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刘植荣的研究突然转向,近期他发布的《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个馊主意》在网上再度引发热议,在如此多专家学者力主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背景上,刘植荣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作为“工资学者”,他在财税方面的研究是否具有专业性?为此,记者专访了刘植荣。

我国工资两级差已达30倍

晨报:作为“工资学者”,您为何转向税务研究?

刘植荣:工资研究只是我全部研究的一部分,过去几个月着力较多,现在阶段性目标已完成,未来将把精力集中到财税方面。从工资到税务,看上去领域不同,但它们与分配公平紧密相连。对一个社会来说,贫富差距过大会影响稳定,工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差距究竟有多大,而税务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互为因果的。

晨报:可是您的研究方向的转变为何这么快?

刘植荣:通过工资研究我发现,我们工资两级差已达30倍,而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是70%,差距这么大,急需通过税务研究来寻找解决方案,所以我就自然而然转到了这个领域来了。

晨报:国内关于工资方面的统计数据不太完整,您的结论是否准确?

刘植荣:在我们相关的数据统计方面,确实问题比较多,但两点可以证明我的研究是相对准确的,一是很多权威机构在引用我的数据和结论,二是新公布的一些数据,和我几个月前推算的结果完全一样。比如我推算中国7亿多劳动者平均年收入是1万多元,很多人曾对此表示怀疑,可最近《瞭望》杂志公布专家推算的结果也恰好是1.1万元。

税基大更有利于社会公平

晨报:7亿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这么少,那么提高个税起征点不是会增加他们的收入吗?为什么您不赞同?

刘植荣:那样的说法是对经济学完全的无知。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只有多数人交税,税基才可能大。比如50人,只有5个人收入高,够纳税标准,他们每人交100元的税,那么总数是500元;相反,如果其他40人也够纳税标准,每人交20元的税,加上收入高的5人交的税,那么总数就是1300元。当我们把这个税再返还给这50人时,后一种情况中人均可得到26元,而前者每人只能得到10元。你说是给26元更容易实现公平还是10元呢?换言之,税基越大,收上来的税越多,分到每个人头上的钱才会更多,也就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晨报:为何公众对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如此之大?

刘植荣:因为很多人没意识到,税是要返还给每个公民的,税基大了更有利于调节收入的差距,能更好地发挥“二次分配”的作用。

税主要以福利形式返还

晨报:从理论上,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税是返还给大家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低收入阶层对此体会却不强烈,这是为什么?

刘植荣:因为福利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税主要是以福利的形式返还给公民,比如医疗补贴、教育、住房公积金等,但问题是,我们在分配福利时,往往和收入挂钩。你收入高,则住房公积金也高,医疗补贴也高,结果却是,收入高者得利更多,这就违背了“二次分配”的初衷。此外,包括教育、公共设施建设等,因考虑到经济回报等因素,很多都集中在了原本就比较富裕的地区,中低收入阶层自然体会不到税收对自己的帮助。

晨报:您认为应该怎么办?

刘植荣:在国际上,“负征税”是比较通行的做法,每年各家庭如实申报收入,并先把税缴上,然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中低收入阶层将多收的税退回,而对于收入特别低的还要给予补贴。在这点上,各国操作不同,美国是先交后退补,有的国家不用先交。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