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市场观察>文章页
绿地上市,“兰陵王”今年目标4000亿
字号:

时间: 2014-03-20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变革
3月18日,金丰投资对外公布资产重组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113.26亿股股份将绿地集团655亿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之中。

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

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

文_本刊记者_谢思聿

大象即将起舞。

3月18日,金丰投资对外公布资产重组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113.26亿股股份将绿地集团655亿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之中。

借助国资改革的东风,张玉良成功叩开那扇对房企冰封许久的A股资本市场的大门。在上市之路上与其同样命途多舛的万达集团,暂时还只能停伫门外。

看似由上海国资委主导下的混合所有制尝试,方案却由张玉良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得以敲定。

公开资料显示,绿地集团的股东包括上海地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星集团(合计26.03%),上海城投总公司(20.58%),上海格林兰(28.83%)以及其它股东(24.92%)

其中,上海地产集团与上海城投总公司均为上海国资委全资控股。而备受关注的上海格林兰,则由绿地职工会脱胎而来。

这借鉴了房地产业盛行的投资管理公司模式,并引入GP(普通合伙人)和LP(有限合伙人)制度。

首先,绿地职工会全体成员组成三十二家LP公司;其次,再由绿地集团43名管理人员组成格林兰投资。

三十二家LP公司再与格林兰投资组成上海格林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格林兰“),由格林兰投资充当GP,负责绿地集团的经营决策、效益创造。董事长张玉良则被戏称为“兰陵王”。

“格林兰投资(GP)持有上海格林兰30%的股份,其余的70%股权由32家LP持有。”在参加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房协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举办的一次活动之后,张玉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而据其透露,格林兰投资的管理人员是由全体职工会成员经由不记名投票产生。同时,三十二家LP公司还会选举一名负责人与GP定期保持联系,对其经营决策等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

“这样的设计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能够把所有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张玉良如是说。

绿地集团的股份安排代表了国资混合所有制的一种方向。4家股东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并将持股比例控制在30%以内,以保证各种所有权的话语权一样,以平衡各方面利益。

“此次借壳仅为上市,不为融资。”张玉良如是说。这或许浇灭了公众对房企资本市场融资开闸的期待,绿地集团再融资仍需等待。

张玉良更看重混合所有制所带来的的制度红利。在他看来,借壳金丰投资有利于绿地集团进一步公开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

历经20余年的发展,绿地集团在国内成为仅次于万科的房企巨头;在国际市场上扰攘三年,绿地海外业务将会占到集团整体营收的20%以上。张玉良的目标是,将公司打造成真正的跨国集团。

但这头大象真的能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轻盈起舞吗?成为公众公司之后,绿地集团的价值将被重新估算。以其刚刚公布的1-9月份76.62亿元的净利润来看,绿地集团的盈利能力尚逊于包括万科在内的内地房企。在更认可轻资产、重经营的香港资本市场上,绿地模式能够获得认可的程度亦相当有限。

以规模扩张带动企业发展的绿地集团从未停止寻找新的增长点,从城镇化到国际化,从超高层到产业工业园…..张玉良的手笔不比两任首富王健林要差。

今年张玉良带来的新故事,正是他刚刚经历过的实践——以混合所有制为方向的国资改革。

“你们很快就会听到我们控股某些省级国资,或是参与国资重组的消息,”张玉良告诉记者,“而且会有不小的动作,我们会抓住这个机会。”

在张玉良看来,绿地集团具备以下几种优势:其一,绿地集团本身已经完成机制变革;其二,公司在资本市场颇具优势。张玉良颇为自得的表示,绿地集团可以随时在美国、伦敦、香港乃至日本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拿到资金。其三,在国际化过程中,绿地集团已经获得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使其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都变得更强。

基于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判断,张玉良认为绿地集团今年的收入会超过4000亿,其中房地产会超过2400亿。

将机制变革化为内生动力需要漫长的时间,登陆A股市场也不意味着真正上岸。对于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张玉良并不能如王石那般冷眼旁观,而是选择与王健林站在同一条战线。“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增速虽然放缓,但结构调整之下,房地产整体不会下行。”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