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市场观察>文章页
平安离职副总口述:互联网金融怎么做
字号:

时间: 2013-12-23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
顾敏集中谈论了这些问题:平安集团在创新板块如何挑选人才;平安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平安集团过去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马明哲在平安集团创新业务中扮演的角色。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24期推出重磅封面报道《极客平安》,揭示平安从“捕鱼卖”到“找鱼卖”的互联网转型中怎样处理基因冲突、怎样激活沉睡的数据、以及怎样搭建平台。在本刊记者历时三月、遍访平安高层的采访中,顾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12月18日,他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接受本刊采访,很可能是他在离任前最后一次面对媒体。

在这次采访中,顾敏集中谈论了这些问题:平安集团在创新板块如何挑选人才;平安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平安集团过去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马明哲在平安集团创新业务中扮演的角色。

其中他对传统金融机构做互联网金融创新的5点思考,相信将会对传统金融机构做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很有价值的借鉴。

第一,做产品时,一定要围绕一个问题,而不是围绕一个解决方案进行,我觉得过往我们犯的错误,或者是教训,是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围绕一个解决方案去尝试把它推给客户,这样是绝对是不行的。

第二,永远让客户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当然讲起来很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执行层面、企业文化以及管理者的思考方式。

第三,做所有产品,必须要快,只要快,你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你错了之后调整的快,改得快,这是精髓。

第四,团队跟人是绝对的,团队跟人是推动整个事情的关键。

第五,真的不能假设自己知道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到现在为止也觉得自己明白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当自己不明白的时候,要多做一些尝试,谦虚一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看看别人在做什么。

以下为顾敏口述:

美国之行的启发:不跑肯定输

我们此行(注:今年10月,平安管理层赴美国考察各类金融与科技公司)的目的是去美国看一些公司在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对我本人来讲最大的收获,其实还不是具体的科技应用,而是在美国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创新的企业,都在努力保持创新的、年轻的心态去尝试做新的东西,所以大家似乎正在一个比赛中努力往前跑,看看谁到时候跑出来。

但是比较有趣的地方是,无论是谁在跑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会跑赢还是跑输,没有什么把握一定会赢,甚至也没有把握自己一定是跑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一定要跑,反正不跑肯定是输,怎么跑会赢,也不一定知道。

在金融业方面我觉得一如既往关注的主要还是在支付方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交易的频繁度都会让科技发挥比较多的作用。现在比较有趣的是社交金融方面开始慢慢出现一些相对听起来靠谱一点的东西,或者是相对听起来未来会有点靠谱的东西。

其实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多时候实际是先有感觉而不是先有论证出来的结果。创新是跟着感觉做事情,尤其当你对一个东西方向上感觉对,但是又讲不出很明确的应用场景的时候,那是一个判断跟冒风险的意愿的问题。我们如果有这种感觉的话,一方面会沿着这条线边思考边往前走,一般来讲思考也思考不出来,也很难思考的出来,与此同时我们会做一些小的尝试,这个是肯定的。

但是我最大的判断就是到今天,其实我们觉得有些事情甚至连边走边来都未必有感觉,所以很多时候变成感觉上对的,你就要尝试一下,就要赌一下。当你面对着一个新的科技变化的时候,你又想不出一个现实的应用场景的时候,你作为一个想要创新的企业,你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因为这是要冒风险的。所以我们这个公司的文化是说,感觉对,我就愿意冒这个风险做一下。

谈如何挑选创新板块人才

在平安,真正全方位推动创新的是马总本人,所以可以把我看成是他的助手,我也认为真的推动创新是需要整个集团的最高的主管、CEO亲自去推动的,这才有效果的,因为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经过论证或者经过尝试可以出来的,而是一种判断加冒一点风险的。

我们在构建整个创新团队的时候,基本上是这样的安排,首先我们先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这个方向真的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大致的方向,我们有了一个方向要做某个领域的事情,我们就开始收集人才,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不是招聘人才,对我们来讲逻辑是收集——围绕一个方案做事情,假设说我们永远都缺人才,能够看到好的就捞进来。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