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财富观察>封面秀>文章页
刘彦斌:理财师成熟再来十年
字号:

时间: 2012-10-29 来源:《钱经》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
他的过去十年,就是大众理财市场发展的十年;他一手创办的理财师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出大量的理财师,但是他对目前的理财师队伍并不满意。

  他的过去十年,就是大众理财市场发展的十年;他一手创办的理财师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出大量的理财师,但是他对目前的理财师队伍并不满意。

  十年前的2002年正好把刘彦斌(微博)的人生分成了两段,在那之前他两次炒股失败以致倾家荡产,36岁被迫从零开始。生活是残酷的,也因为经历过这种残酷,刘彦斌才能用足够的耐心和全新的思维方式来审视理财这件事儿。

  十年前,理财师是什么名堂?

  2002年的夏天,刘彦斌正在经历他人生中最苦哈哈的日子。这天,他来到平安保险想给自己和儿子买一点意外险,业务员在跟他聊天时提到平安保险正在培训理财规划师,并拿出一份北京青年报让他看,上面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一个关于美国理财规划师的介绍,刘彦斌觉得这个说法挺新鲜,就把报纸要过来回家仔细看。

  那是股市刚刚经历过疯狂的特殊时期,也是那轮漫长熊市的开始。由于市场的低迷,刘彦斌所在的投资公司也渐渐没什么业务,受平安那个业务员的启发,他想到利用公司和劳动部的一些关系做相关的职业教育。“我当初要做理财规划师的职业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觉得很莫名其妙,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自己也没有概念。”刘彦斌坦言。

  从零起步的漫长混沌期

  尽管当时的老百姓对理财一无所知,理财观念更是无从谈起,但刘彦斌关于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的申请却很快得到了劳动部的支持,于是,他开始筹备编写教材的工作。刘彦斌回忆说:“当时只是朦胧觉得,中国金融业从分业走向混业是一个必然的进程,市场需要懂得各种理财手段和工具的金融通才。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他们需要专业人士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但其实我也并不懂理财师到底做什么。”他让公司的助理把美国CFP(注册理财规划师)官方网站上的每一页内容都打印出来,在厚厚的一摞中选出他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自己埋头翻译了二十多页,终于渐渐明白美国的理财规划师是怎么回事。刘彦斌相信,许多事情美国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他们怎么做,我们也可以照着做,将来也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教材的编写受到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支持,现在人大的校长陈雨露教授是当时专家委员会的主任,而教材的依据正是刘彦斌他们参照美国相关职业教育的内容编订的职业标准。

  让刘彦斌没想到的是,从教材的的编写到正式使用,会和那轮熊市一样漫长,这期间他也曾经想过要放弃。“当时真的想过去银行或保险公司当讲师,或者做个普通的业务员,但那时我已经36岁了,我的年龄人家都不要了。”

  2004年,劳动部正式成立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刘彦斌被委任为国家理财规划师秘书长。虽然在当时尚未成型的理财环境下,这只是一个虚职,但当刘彦斌在2004年碰到他现在东方华尔的合伙人时,一切似乎都出现了转折。用刘彦斌的话说,那位合伙人只听他谈了20分钟就意识到这事儿可以干,有商业机会,但从一拍即合到真正开始做公司,刘彦斌又经历了最难熬的半年时间。

  全民理财季一晃而过

  真正的转折还是出现在2005年市场渐渐好转的时候,在漫长的黑暗中苦苦创造“地利”和“人和”之后,刘彦斌终于等到了“天时”。东方华尔正式开始理财师培训是在2005年,牛市呼声渐起的2006年培养出了第一批理财师,刘彦斌所在的东方华尔赚到了第一笔培训费,并从此渐入佳境。

  尽管在刘彦斌多次传播的理财观念里,都用自己的惨痛经历和反思强调股市投资应该只是理财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那轮到处充斥赚钱效应的大牛市对唤醒大众的理财意识,推动理财市场和理财观念迅速发展功不可没。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老百姓个人财富的增长和对不断高企的CPI认识的加深。

  进入2007年,牛市的演绎更加激动人心,东方华尔的理财师培训异常火爆,刘彦斌亲手拓展的理财事业彻底大爆发。在采访中,刘彦斌毫不讳言是大牛市让他一夜成名,一个偶然的机会转战电视荧屏之后,他成了理财领域中老百姓识别度最高的面孔。

  什么是理财,到底如何理财,在老百姓对理财意识觉醒后最饥渴的时候,刘彦斌把他之前已成体系的理财观念和方法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给大众,效果可想而知。他的理财言论被整理成语录并奉为经典,他的理财课程视频被无数次转载,整个2007年,刘彦斌的主要工作就是上电视,持续的高曝光率让他真正苦尽甘来,尝到了名利双收的滋味。

  随后,刘彦斌趁热打铁,决定出书,新书《理财有道》把他之前在电视节目中的一些观点系统的整理和完善,同样受到读者的欢迎。理财的“五个一”工程、“水库”理论、“八字方针”等内容,是他提出的理财理念中的精髓;自创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理论:即以管钱为中心,以攒钱为起点,以生钱为重点,以护钱为保障,在牛市中提醒大家理性看待理财这个大课题。

  2007年疯狂的牛市虽然激发了全民的理财热情,但牛市中人们对理财的认识却难免片面,理财一度被认为等同于股票投资。刘彦斌在满足大家对理财知识需求的同时,也在引导人们更全面地认识理财,那些简单通俗的理财之道到今天都不会过时。

  有人说是刘彦斌搅动了理财风,但他自己却讲起来都是大实话:“2007年出的第一本《理财有道》非常好卖,主要因为市场好,2009年又出书的时候卖的就明显没有2007年好。这也是随市场轮回的,市场就是社会,人生就是轮回。”

  对理财师现状并不满意

  经过新一轮的牛熊,国人的心态也在从浮躁走向平和,但下一个牛市,会不会引起像2007年那样的疯狂?刘彦斌说,也许还会,因为人性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尽管人们已经比十年前成熟,再过十年会更成熟,但这中间仍然需要再教育的过程,为大众服务的理财师也一样。

  作为理财师职业标准的创立者,刘彦斌对这个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职业态度很客观,在他看来,即使是2005年、2006年第一批被他们培养出的拿到资格认证的理财师,也不可能通过当年一百多个课时的培训课,靠对经济有限的认识和几年的市场经验变成非常资深的理财专家,应付所有的客户。“有人问我你对现在的理财师满意吗?我当然不满意,他们肯定不够成熟,因为理财师不光是知识型的职业,还是经验型的职业,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国外的理财师一般都在45岁以上,没有经历和阅历怎么给客户打理资产?尽管已经历多年的发展,但中国的理财师仍然很年轻,再过十年我们的理财师队伍恐怕才会成长得比较好,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

  除了经验以外,很多人对金融机构中理财师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也颇多诟病,刘彦斌认为,无论什么机构,背着卖产品压力的人永远都做不到客观公正,国外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以市场来倒逼制度的完善,才能真正杜绝理财师对客户的误导。“不能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一旦给客户指错了道,客户蒙受损失必然离他而去,时间长了就会教育他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说,最终理财师职业操守的形成是市场的约束形成的。”

  2002年开始,从默默推动理财规划师职业的创立人到如今仍然活跃在理财领域的财经名人,刘彦斌以亲历者的唏嘘和旁观者的客观告诉每一个普通人,理财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是需要学习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