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封面秀>文章页
马光远:借GDP破8下转型狠手
字号:

时间: 2012-08-30 来源:《商界评论》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GDP
如今真正的解决危机之道,是提升对经济减速的宽容度,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减轻企业负担,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

  2012年,中国上半年的GDP总值是227098亿元,同比增长7.8%,但二季度GDP增长7.6%,不仅低于一季度的8.1%,更是近3年来,中国的季度GDP增速再次回到8%以内。

  判断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好与坏,应该理清两个问题:第一,上半年7.8%的增速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转折点已经真的到来;第二,上半年宏观经济的下滑,主因究竟是欧债等外部因素,还是中国经济长期的深层的矛盾和结构失衡。

  从201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连续6个季度下滑,绝非短期现象,更不能将主因归结于欧债等国际经济动荡的外部因素。在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管理层已经产生了对高增长的依赖,行业、企业以及民众都没有做好从高速增长进入正常增长的心理准备,所以一旦经济下滑或者低于8%,就出现经济“硬着陆”的论调。事实上,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情况下,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能够维持在8%左右,不仅远高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另外,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以及14%左右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都在合理增长区间。进出口总额下滑比较明显,但对欧盟的出口只下降了0.8%,而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五国占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比例也不到20%,欧美经济的低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但绝不是主因。

  对于下滑主因,温家宝在江苏等地考察时指出,工业产值和利润下降,不完全是因为市场份额减少,更重要的是某些行业产能过剩。

  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意味着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的转折点已经到来:其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受人口红利、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环境治理等因素的影响,潜在增长率已经降至8%~9%,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正常增长周期的主因。但是,由于前几年的刺激政策,又使经济增速不正常地高于潜在增长率。其二,前两年的刺激政策,回避了结构调整和关键领域的改革,只是让一些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有了喘息之机,像房地产、钢铁、造船等行业出现了一轮非理性的成长,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而一些需要升级的行业再次获得喘息,延误,升级的时机;其三,中国入世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长飙升,全球化的红利成就了中国出口产业的黄金10年,然而,在全球都面临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动辄30%以上的进出口增速不仅不正常,而且不可持续;其四,近10年来,中国依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边际效应已经发挥到极致,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的暴涨,一方面导致了中国经济独特的“荷兰病”,使得实体经济低迷;另一方面,房价的暴涨进一步压缩了民众的消费能力,使得提高消费的努力收效甚微。

  真正的转折点的到来,依靠投资、出口、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温家宝总理除了强调稳投资之外,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把稳定投资与实施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此我深表赞同,四年前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已经证明,任何不进行深层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稳增长措施只能见效于一时,在政策的药效消耗殆尽之后,没有抓住时机进行调整的整体经济将再次陷入低迷,并且由于贻误调整的时机而让问题更加严重。

  如今真正的解决危机之道是提升对经济减速的宽容度,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减轻企业负担,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不下决心去加大减税的力度为企业减负、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民间投资营造更大的生存空间以接棒政府投资、通过激励机制支持企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调整收入分配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而寄希望于货币的放松刺激短期的增长,除了换得短期漂亮而虚幻的有毒数字之外,恐怕只会再次贻误转型的时机。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