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封面秀>文章页
疯狂的补习班:中国教育成反恐战争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2-04-11 来源:《创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商业模式
人人都上补习班。2011年5月,由北京21世纪教育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有87%报读过各种补习班;在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中,有92%报读过各种补习班。
    疯狂的补习班

  人人都上补习班。2011年5月,由北京21世纪教育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有87%报读过各种补习班;在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中,有92%报读过各种补习班。

  到处都是补习班。举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大小小各种教育培训机构超过10万家。其中,仅仅石家庄一个省会城市就有2000多家课外补习班,一所重点中学周围,散布者大约50家补习班。

  花在补习班上的钱越来越多。每年3月到7月是补习班的旺季,北京望京地区一家补习班的负责人说,光是三个月的高考前全封闭住宿班,一个学生收费18万,已经全部招满。2月底的时候,北京课外辅导每单最高收费记录再次被打破:从学大教育(微博)的57万变成了安博教育(微博)京翰一对一的62万。一份调查显示,在北京,一个普通三口之家花在小孩补习班上的钱,已经将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家长已经不敢不上补习班了。中国的教育在应试制度、学校和商业力量的合谋下,已经成了一场反恐战争。以前,我们说买房子是自寻包袱,后来再也买不起了;我们说凭真本事文凭不重要,现在找不到工作了;我们说开车不是健康出行方式,现在再也摇不到号了;我们说为了国家到偏远山区去,现在再也回不来了……在一个资源有限竞争无限的国家,前先一步才安全,而任何长远的打算也无意会造成眼前的困顿。

  补习班市场还远未饱和。新东方是中国民办教育行业的老大,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唯一一家没有跌破过发行价的公司。2011年,新东方收入超过40亿人民币。据德勤报告估算,2012年,中国教育市场将达到9600亿人民币。算下来,行业老大的收入连整个教育市场的1%都不到。但看K12中小学同步辅导市场,目前把新东方、学而思、学大、巨人和安博京翰一对一这5家公司的该项业务营收加在一起,还不到整个K12市场的2%。

  20年来,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走了一个“反抛物线”。

  中国民办教育的幸运之处在于,一开始,没有官僚资本愿意进入,因此意外地获得了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有上百家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后来,新东方出来之后一统江山。2000年之后,华尔街英语崛起。2001年,环球雅思出现。2003年,学而思诞生。2006年,学大也出现了。这是巨大的好事,整个行业似乎又回到抛物线的上面了。中国人的教育会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国际化。这个进程才刚刚开始,这条抛物线还会有十年的上升期。

  教育行业将来可能会出现类似“咖啡馆业态”。会有咖啡行业的星巴克(微博)那样的大的产业公司,全国有三四家大机构占了40、50%,谁要有有能力进来,做一个十几亿级的企业是没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市场空间还是作坊型的小咖啡馆、小夫妻店。这个空间太大了,各个城市都会存在几千万、上亿级的企业。

  教育行业未来有两大创投趋势。一个是精英化的趋势,一个是技能化的趋势,中间的全都是考个中不溜的大学,找个中不溜的工作,没什么机会。精英化是什么?幼儿园去蓝天幼儿园,小学去景山小学,中学上人大附,然后去读哈佛、斯坦福。这条路上聚集着很多中产者和精英群体,有很多机会。另外,大家去学蓝翔、去学尚德、学个会计证,普及教育会越来越大了,国家的钱也都会投到这块来。

  最后,我们一起来做一道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一个六位数,分别用2,3,4,5,6乘它,得到的五个新数仍是由原数中的六个数字组成,只是位置不同,此六位数是多少?

  有人用电脑程序算出了结果:142857。

  龙文教育,金象上山

  呯!郁金香形状的杯子碰在一起,红酒沿着玻璃壁流淌下来。

  杨勇和刘映东相视一笑。4.5亿人民币,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不管怎么说也值得喝上一杯。更何况,祝酒可是任何一个融资新闻发布会的保留节目,身为主角,怎能错过。

  “董事长。”刘映东侧了侧身体,让杨勇站到最中间的位置。作为这家公司的总裁,刘映东向来明白自己的角色。谁是男一号,谁是男二号,什么时候应该往前冲,什么时候应该往后退,这么微妙又明摆着的道理,他懂。这一点,如果说在一年多以前,那次不为人知的“内斗”中,他曾经有点吃不准,或者拿不定主意的话,那么现在,2011年12月12日,龙文教育宣布第一轮融资成功的大喜之日,他完全知道该怎么做。

  内斗。没错,杨勇就是这么说的。

  杨勇挥挥手,满不在乎,又笑逐颜开。这是一个身材结实、举止拘谨的年轻人,不过,他说话的口气却很大。他走过去,跟投资人、信中利集团创始人汪潮涌(微博)碰杯,又跟另外一位投资人、深圳创东方的总裁(?)寒暄。他不是军人出身,但是身体始终绷得笔直,像一只上好的发条。

  最后,杨勇坐到记者面前,大声说:“只要培训基地足够强,龙文可以一夜之间占遍全中国。”

  龙文教育,诨号业界“成都小吃”,成立于2006年,主要开展中小学一对一同步辅导业务。短短5年时间,这家公司已经号称“全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龙文教育在全国54个城市拥有1068家分校,学生超过10万人,专职员工1万5000人,算上兼职员工则有2万余人。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龙文教育2011年营收12亿人民币。相比之下,成立于2001年的学大教育,同样做一对一同步辅导,尽管已经在纽交所上市一年,也不过只有273家学习中心,年营收18.6亿人民币。

  汪潮涌说:“中国教育企业再出一个新东方,指日可待。”

  刘映东说:“新东方规模40多亿,我们2012年营收估计有20多亿。只要翻番,我们就和新东方一样大了。”

  这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再过短短三个月,这家公司将要经历创业6年来最大的一次公众危机。它会卷入一场“3·15”风波,从商业伦理到商业模式,都遭人诟病。从报纸、电视台、网络论坛到微博,关于龙文教育“无证经营”、“欠薪”、“扩张过快”、“管理涣散”甚至“黑社会”的争议,会纷至沓来。在龙文教育的离职员工中间,甚至有这样的流言:“龙文扩张得太快了,骑虎难下,2013年会有大危机。”

  一位投资人说:“1000多家店,我不知道他怎么管。要收入高,盈利又高,这决不可能。只有放慢速度,它才可能有利润。”

  一位龙文离职高管向《创业家》记者推算说,龙文只有20%的分校是挣钱的。他说:“教育培训是预收费的行业,现金流很好,但是很大一部分是递延收入。如果计算课时消耗减去支出,而不是收入减去支出的话,很多都是亏钱的。”

  以汇众益智为例。这家定位为数字娱乐职业教育的机构,曾经在2008年初吸引到1000万美元的风投。很短时间内,汇众从全国10几家培训中心扩张到40多家。因为扩张过快,又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风投资金并未到位。很快,它又以几乎同样的速度缩减至20家。有业内人士透露说:“现在,只有5家赚钱,5家持平,还有10家都亏钱。”

  一个耐人寻味、并且已经从刘映东那里得到证实的消息是:2011年,龙文撤换了总共54个城市中的15个城市的校区负责人,并计划在2012年继续撤换3-5位。刘映东反问说:“赔本你还继续干?”

  另一位投资人说:“信中利是在一个非主流的时间,投了一家非主流的教育公司。我不懂汪潮涌为什么这么做。”

  “热三年,冷三年。”他分析说,“2006年新东方上市,所以2007-2009这三年,有四五十家教育企业获得了投资,金额超过6亿美元。但最近两年,已经少有投资人关注教育行业了。”

  教育行业的确一度被投资人看好。这个行业市场空间大,据德勤的报告显示,市场总值在2012年将达到9600亿,平均复合增长率12%。此外,教育行业是刚性需求、预付费模式现金流好、受经济大势影响小,这些都是利好因素。2006年9月,新东方第一个在纽交所上市,更是刺激了投资人的胃口。据统计,2007-2009年三年期间,约有12家企业共获得6亿美元融资。

  又一个三年快要过去,这些增值套现的欲望并未得到指望中的回报。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