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汽车业竞争变局:后合资时代的博弈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7-26 来源:《经理人》杂志

标签:战略管理

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跨国车企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竞争策略。金融危机更使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外方股东在合资公司中的权力和地位被相对削弱。

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跨国车企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竞争策略。金融危机更使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外方股东在合资公司中的权力和地位被相对削弱。

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历经30年的合资战略正在发生质变,也有人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开始进入追赶合资品牌的时代,合资品牌在市场角逐中,开始感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后合资时代来临?

中国汽车企业的合资格局中,的确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据南辰等业内人士的观察,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方在合资公司中原先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状况获得一定改观,话语权和控制力都有所提升。如上汽以1%的优势控股上海通用;北汽集团与韩国电动车生产商CT T公司、SK能源公司合资,其中北汽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而实现控股,CT T和SK分别持有25%的股权。

二是合资模式在竞争中得到创新,外方兑现承诺建立技术中心,合资企业不再是外方简单进行本地化生产的代工厂,开始赋予汽车设计、制造、销售和出口等职能,并开始创立全新品牌。如长安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合资旗下所产车型将使用全新品牌车标,广州本田也创立了新品牌等。

三是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借助中国车企开拓海外市场,合资双方以共同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深化合作,促使合资企业成为外方全球化辐射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戴姆勒公司与福田公司将福田欧曼品牌作为在低端商用车细分市场中的国际发展平台。

四是中国本土车企在合资中开始获得更大的筹码。如戴姆勒选择与比亚迪在国内合资,共创新品牌,生产新能源电动车。

五是中国本土车企借力合资获得了人才、管理经验和部分技术后开始反哺自主品牌。如一汽集团推出“奔腾”,就体现出一汽集团“规模自主、体系自主、高端自主、持续自主”的造车理念。

在过去的合资历程中,中国汽车企业可谓一波多折。大陆汽车俱乐部CEO王蓓黎认为,过去的合资模式,从发展大方向来看没什么错,汽车市场效应是成功的,并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但在合资过程中,中国的自主品牌却给淹没了,“如上海牌轿车在德国大众进来后就没有了。未来,我们与外方合资要更细化。在合资中,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合资后让别人来控制我们。在合资谈判过程中,应该把我们的劳动力、市场等资源价值体现出来。”

自主品牌成功近在咫尺?

中国车企一直在寻求自主品牌成长之路。工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自主品牌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4.3%,其中自主品牌占轿车市场的 29.7%,市场份额同比提高近4个百分点,超越德美日系车而成为2009年车市的冠军。

自主品牌离成功已近在咫尺吗?

“现在不能说不成功!” 华泰汽车集团副总裁王殿明认为,自主品牌价值还不能与国际品牌对等,靠牺牲利润来换得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同样的车要比人家便宜很多。“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品牌才能真正自主。”

中国企业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毕竟不能永远靠模仿,最终还是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比如在电动车领域,比亚迪采取差异化策略,在品牌打造和营销方面就做得比较成功。王蓓黎说:“但具体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要看政府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力度和民族品牌自身在技术创新与营销能力提升方面做得如何。”

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都走过“组装—品牌—技术”的路子,即先搭建平台,再COPY,然后再逐步自主化。华泰汽车也是如此。据王殿明介绍,2000~2006年,华泰与韩国现代合作,引进产品、技术和管理;2006~2008年,在消化、吸收后开始转为创新;2008年至今,交叉进行自主轿车开发,开始打造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然后再做整车,以逐渐走上自主研发之路。“这些年自主品牌有了长足进步,中国现在也成为千万级大市场,但必须看到,在核心技术上我们差距依然很大,只有在中高级轿车上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发展才能说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