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李想印象:未被诗化的生意
字号:

类别: 领导与控制 时间: 2010-02-24 来源:《创业邦》杂志

标签:互联网

这次对话,让平时见面谈话畅快的我和李想有了隔阂。

年龄仅相差4年,行业都属互联网,男性创业者,同为北方人,但我们依然是一个代际的隔阂。

李想定义自己的生意是三流生意,门户是二流生意,平台是一流生意。泡泡网是他第一次创业,他选择了三流的模式;汽车之家是2005年的决定,他仍然选择了三流。“天时不可求。”

李想被贴上“80后”的符号,数不清楚上过多少杂志专题、上过多少电视节目。他不隐瞒,开始那是一个市场推广的预谋,当这个预谋让他得到如当红娱乐明星一样的出镜率,这个似乎应该被隐瞒的初衷,李想一点都不回避。他和媒体一起公开操作了这个“阴谋”:媒体有话题,泡泡网和汽车之家有了知名度。

镁光灯下,不曾听李想说过多么煽情、伟大的目标。他只说自己就想做这些事,就为自己的价值。他是公众人物,但他只代表自己和自己的生意。

李想开宝马,但他开的是3系,而不是5系或7系;别的公司获得投资,都尽可能让公众想象数字大一点,李想会说,根本没有那么多;他看大量的杂志,就是为了资讯,他说书里的废话太多,基本不看。

在我们,始终对所做的事情不断赋予意义,起码在邓裕强和我,3G门户是承载了自由的意义;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机会上升到另外的境界,我们不会停止跨越的努力。

而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轮创业的人群里,无一例外都做着平台梦,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不甘在一个单纯的生意模式里,要折腾到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里去。

我们借助各种方式,探寻人生方向,不断地反省、质疑、提升、逼迫自己。

但李想们,则是不断地自我肯定——我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我要的。

并非优或劣,隔阂也不是差距。

各自的宽容,都已经可以容纳得了另外的价值观。

李想们在他们的路上狂奔而去,我们则是逶迤前行。生活的内容是近似的,但快乐和风景的迥异,就这样做出了区分。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