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

标签:改革开放 三十周年 宏观改革优先论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在改革三十年的纪念日子中,BNET中国特别制作了这个专题。我们总结了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变化,也特别汇集了一些经济学家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点评和展望,我们希望所有希望中国这个大国可以崛起的中国人,都能保持一个清醒、审慎和谦卑的心,承担起今天的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主要是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但也与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和管理进步分不开。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按照王忠禹会长提出的“中企联要围绕企业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的要求,有必要系统回顾一下30年来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以推动新时期我国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来说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其显著特征是市场化和国际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管理在恢复、整顿中起步,伴随着企业改革和重组,经历了一个摸索、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的渐进过程。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党的十四大、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时间标志,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摸索起步阶段

由于十年浩劫,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巨大破坏,为此,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集中力量对企业进行了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强化企业劳动组织和财经纪律,恢复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为推进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 1983年,我会前身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袁宝华同志在会上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指明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方向。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个时期,我国企业改革以放权让利为中心,先后实行了利润包干、利改税、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并开始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提出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要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在此期间,我们开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使中国企业真正认识到了现代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方面,全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厂长(经理)管理知识培训和考试,在企业内部推行了十八种现代管理方法,提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五项重要内容,即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人才的现代化。《“七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实施,开始从国家层面推进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开始兴起,“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全国闻名;外商来华投资开始起步,“三资企业”逐步发展。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成长,一方面推动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逐渐呈现出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对管理现代化提出了新挑战。

第二阶段(上世纪 90年代):模仿学习阶段

这一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家全方位加快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工作,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管理机构、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确定企业的公司组织形式、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组织管理机构、进一步实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等。

与企业改革过程相适应,这个阶段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逐渐从政府主管部门具体部署,自上而下推动,转变为以企业实践为主,政府相关部门宏观指导,社团组织、教育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的“官产学”新型推动体系。企业加强管理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大大增强,大量西方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案例进入中国,各类工商管理培训层出不穷,使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和培训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第三阶段( 2000年至今):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并重的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企业创造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挑战。不少企业开始按照国际规则调整内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模式。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胜利召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这使得企业开始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转向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员工等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以实现社会、企业、员工的共同发展。

在管理创新的方式上,许多企业一方面继续保持着对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经验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开始认真思考、总结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特色。他们不甘于亦步亦趋地照搬国外做法,逐步将眼光转向国内,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管理智慧和灵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造适合本企业、本国特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近几年,宝钢、大庆、中石油、万向、青岛港、海尔、中兴通讯等一批优秀企业的创新成果涌现出来,这些成果既反映了他们学习、消化、运用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成绩,也反映了他们“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探索精神,代表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

中国500强缩小与世界500强营收差距

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消息表明,2008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相比,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差距正进一步缩小。

据悉,从2002年到2008年的世界企业500强评选中,我国内地入围企业数量由11家上升到26家。在2008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石化(7.81,-0.04,-0.51%,吧)集团名列第16位,取得中国公司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最好名次,中国内地的中交集团、中铝集团、中冶集团、联想集团成为新上榜公司。2008中国企业500强有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突破了万亿元人民币,有46家企业达到了千亿元。

数据显示,2008世界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为23.62万亿美元,净利润总额为1.59万亿美元,资产总额为104.87万亿美元。中国企业 500强的营业收入约2.99万亿美元,净利润总额为0.19万亿美元,资产总额为8.17万亿美元,营业收入、净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分别相当于2008 世界企业500强的12.67%、11.85%和7.79%,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比例比上年有明显提高。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费用为5.6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2%,远低于世界500强大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平均3%—5%的水平。

股份制带来鱼肥人欢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业初成,亦有艰难痛楚,困境隐藏。三十年改革,最值得一提的成就是什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厉老还表示,这三十年来,股份制是过去30年中最成功的改革之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推动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在新形势下对公有制的重新诠释,不仅解答了公有制如何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理论难题,也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操作指南。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意味着在肯定了传统独资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之外,国有、集体和民营等各经济成分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并且成为了主要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目标,意味着必然要引入各种形式的非国有资本。而在改制后的企业中,即使是国有经济同非国有经济的混合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需要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而不需要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则可以选择参股或者全部退出。只要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就必然产生除国有资本外的非国有资本也成为产权主体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既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那么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产权改革必然要求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其他非公有资本相混合的所有制形式。因此,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非国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势为必然。

国有资产的增值是国家长期投资和优惠政策造成的,部分返还全民理所应当;而且这将形成良性循环:社会保障支出将会转化为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仍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国有经济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也必将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增加盈利。

对于民营经济,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